带着婆婆去打工——记凤翔县糜杆桥镇淡家门前村“好媳妇”赵晓宁
2015-09-21 10:34:34   来源:凤翔县信息中心    评论:0 点击:

俗话说:好媳妇旺三代。这句话包含着人们对好媳妇最朴素的赞美,也说明一个善良贤惠的好媳妇对家庭的重要性。在凤翔县糜杆桥镇淡家门前村六组就有这样一位人人称道的好媳妇,村民们经常称赞说:这家若不是
       俗话说:“好媳妇旺三代。”这句话包含着人们对好媳妇最朴素的赞美,也说明一个善良贤惠的好媳妇对家庭的重要性。在凤翔县糜杆桥镇淡家门前村六组就有这样一位人人称道的好媳妇,村民们经常称赞说:“这家若不是有个好媳妇晓宁怕早散了,她那个多病的婆婆恐怕就不在人世了。”“军武不知上辈子积了多大德,找了这么个不嫌贫不怕苦的好媳妇。”
       记者近日采访了村民们经常夸赞的好媳妇赵晓宁。前不久,赵晓宁和丈夫关军武带着老人刚从北京回到老家,十年来他们不管是在家务农还是外出打工,一直把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和糖尿病的老母亲带在身边,一边打工一边给老人治病。特别是作为儿媳妇的赵晓宁,为了给婆婆看病节衣缩食、起早贪黑,对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,以一颗至纯至孝的爱心为这个多难之家撑起半边天。
说起十年来的种种经历,赵晓宁几度落泪,她说自己也曾埋怨过,也发过牢骚,可从没有后悔走进这个家庭。
      十年照顾病婆婆,她说——
      “谁家父母不会老不会病,伺候老人是应该的!”
在西府农村有这样的风俗,小伙说媳妇得先有院好房子。而闺女找婆家,除了要看小伙是否勤快踏实,还得有个能干持家的好婆婆。对于关军武来说,不管是好房子还是能干的母亲他都不具备,可却偏偏娶到了十里八乡人人都羡慕的好媳妇。
       关军武7岁时,母亲便患上间歇性精神病,父亲虽说是退休干部,但从小拉扯三个孩子,又要照顾病人,沉重的负担早已让这个家变得一贫如洗。两个哥哥很早就外出打拼,只有最小的关军武一直在家照顾母亲、料理家事。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,乡邻们看关军武踏实勤快,都愿意给这个好小伙说媒。可姑娘知道他家情况后却纷纷摇头。无奈之下,老父亲把最后一点家底掏出来,东拼西凑盖了一院新房,可房子才搭好主体,老人就因病离世。村里人都悄悄议论:“谁家姑娘能往火坑跳,军武这辈子怕是要打光棍了。”
       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,关军武和邻村姑娘赵晓宁相识了。关军武没有隐瞒家里的情况,赵晓宁考虑了一段时间后觉得,关军武吸引她的就是人勤快能干,两人相处起来很融洽,至于家里的情况,只要两人努力,肯定能把日子过红火。拗不过女儿的再三恳求,赵晓宁的父母只好点头同意,一边流眼泪,一边帮着女儿张罗婚事,连结婚新房的门窗都是赵晓宁父母出钱安装的。2005年,赵晓宁和关军武结婚了。
        面对家徒四壁,赵晓宁并没有被吓倒,还没来得及享受新婚快乐,就筹划起今后的生活。考虑到婆婆必须有人照顾,赵晓宁留在家里专门照顾老人,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去打工。可困难比想象得更多,由于老人常年患有精神病,整天神情恍惚,只要稍不留意就会出意外,不是要跳井就是走失,身边一刻不能离人。病情好一点时,婆婆很安静。而犯病的时候,婆婆嘴里胡言乱语,有时还抡起胳膊打人。有一次婆婆犯病说有人要下毒害自己,不吃饭不喝水,看到赵晓宁又打又骂,晚上睡觉也乱喊乱叫。赵晓宁不敢争辩,又怕老人不吃饭伤了身体,只好耐心哄着,用勺子喂她吃饭,可婆婆吃两口就会把饭碗打倒,一顿饭盛了倒、倒了又盛,反反复复要吃一个多小时。很多时候喂婆婆吃完饭,锅里的饭早凉了,赵晓宁只能草草吃两口。一段时间过去,老人的情绪慢慢稳定了,可赵晓宁却瘦了一圈。背地里赵晓宁也偷偷抹过眼泪,可事情过去了却总是说:“谁家没有父母,谁家父母不会老不会病,既然遇到了这样的婆婆,做晚辈的伺候她是应该的。”
带着婆婆打工七年,丈夫说——
      “她比亲儿还孝顺,给老人拆洗脏褥子从没嫌弃过!”
结婚第三个年头,为了改变家里的经济情况,赵晓宁和丈夫准备到北京打工,并决定带着婆婆一起去。开始人生地不熟,夫妻俩先让老人到大哥家住了一段时间。万事开头难,关军武和赵晓宁有一个多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,最艰难的时候,两人每天就买几个馒头填肚子。直到两个多月后,关军武找到了一份工作,两人又在北京郊区通州一个村子租了间房子,这才把老人接过来一起生活。
       考虑到北京的医疗条件好,赵晓宁和丈夫专门带着婆婆多次求医,希望老人能够痊愈。可经医生诊断,老人身患大小 20余种病,不仅有严重的精神病,还有糖尿病并发症、心脏病、脑萎缩等,痊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,只能缓解症状。为了让婆婆生活环境好一点,夫妻俩省吃俭用,多掏一倍价钱,租了一间带暖气、有卫生间的房子。关军武在一家公司跑运输,每天早上四点半就要起床去上班,一跑就是一整天。为了方便照顾婆婆,也为了分担家用,赵晓宁在租住的房子附近找了个卖彩票的活,每天只去半天,走之前把婆婆安顿好,下班后就赶紧回家。丈夫有时加班晚上回不来,照顾婆婆的重担就落在赵晓宁一个人的肩上。
       在北京打工的 7年多时间,老人先后住院三次。有一年冬天,老人开始大小便失禁,稍不注意,就弄得被子上、床单上全是,房间里一股臭味。赵晓宁总是第一时间把脏床单褥子换下来,在卫生间刷洗干净,放在暖气片上烤干,保证老人身子下面永远干干爽爽。大冬天洗被褥不容易干,有人劝赵晓宁直接把脏的扔了算了,可她想着洗一洗还能用,总是在冰凉的水里洗洗涮涮。丈夫关军武说:“晓宁比我这亲儿还孝顺,给老人拆洗屎尿褥子是经常的事,她从没嫌弃过!”
       后来,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,赵晓宁也彻底放弃了上班。照顾婆婆时间长了,她的生物钟和婆婆连为一体,几点起床给老人端尿,几时做饭、喂药,隔几天要洗澡,啥时间要买药复诊,根本不用提醒。天气好的时候,赵晓宁就用轮椅把婆婆推到院子晒太阳,给她说些宽心的话,尽量让她心情好一点。院子里的邻居看到后问她,这是娘家妈还是婆婆,赵晓宁说是婆婆,不少人都竖起大拇指,夸赞她是个好儿媳。赵晓宁说,那个时候她的心里也会有些许安慰和自豪。
        乡邻主动推荐她,大家说——
       “她对婆婆比亲妈还好,她就是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。”
        结婚十年来,赵晓宁和丈夫一直没有孩子。不知情的人猜测两人身体有问题,可亲近的人却知道,赵晓宁两次流产都和照顾婆婆有些关系。 2008年,赵晓宁怀孕两个多月,到了给婆婆洗澡的日子,她就带着婆婆去澡堂洗澡。婆婆不知为何突然精神恍惚,很不安分地乱走起来,赵晓宁赶紧扶着她让她不要乱动,可半痴傻的婆婆根本不听劝,身体左摇右摆,脚下一滑差点就要摔倒,赵晓宁赶忙使劲拉住她。这一拉婆婆没有跌倒,却让赵晓宁重重摔在了地上,送她到医院时,孩子已经没了。这件事让赵晓宁夫妻俩伤心了很长一段时间。2013年,赵晓宁再次怀孕,孩子快 7个月时,赵晓宁开始担心如何安排婆婆的生活,大哥和二哥条件有限,自己娘家父母年龄也大了,左思右想放到谁家也不合适。那段时间,赵晓宁时常发愁,还因琐事和丈夫生了一次气,也许正是由于忧思过多,孩子毫无征兆地出现了死胎症状,这件事让夫妻俩十分痛心。
       虽说没有孩子是赵晓宁夫妻心中最大的遗憾,但他们却从没有因此埋怨过老人,甚至把老人像孩子一样照顾。今年 7月份,考虑到老人身体越来越差,也方便住院报销,赵晓宁夫妻带着婆婆回到了老家。记者采访当天上午,赵晓宁的婆婆恰好便秘,在厕所里待了一个多小时。在这一个多小时里,老人每隔几分钟就会叫儿子和儿媳的名字,两人轮流到厕所给老人说话、叫她使劲,采访几次被中断。最后看老人实在拉不出来,赵晓宁就戴上手套到厕所帮老人往外抠。关军武说,母亲由于多病缠身,常年卧床,便秘非常严重,每次给揉肚子吃药都不起作用,赵晓宁常常要用手抠。赵晓宁说厕所的臭味也会令她作呕,可看着婆婆难受自己心里实在过意不去。
       赵晓宁回到老家后,她的事情被熟悉的人推荐到凤翔县文明办,文明办经过核实后,当月就将她评选为凤翔县道德模范,号召更多人向她学习。推荐赵晓宁的群众赵晓晴说:“她的生活那么艰难,却把又疯又病的婆婆伺候得比亲妈还细心,她的故事早应该被好好宣传。”

相关热词搜索:凤翔县 前村 桥镇

上一篇:凤翔小曲创新表演形式受欢迎
下一篇:宝鸡社火脸谱跻身中国十强旅游商品

分享到: 收藏